服務專欄 更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中國僑聯貫徹《信訪...2023-2-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回望中共百年僑務工...2021-9-1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民法典亮點解讀2020-12-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人民日報評論員:堅...2020-12-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人民日報評論員:堅...2020-12-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憲法宣傳周|你應該...2020-12-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您的身份是華僑?華...2020-7-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滄州市僑聯召開涉僑...2020-6-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...2020-4-2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關于“華僑、華人、...2016-9-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國務院《關于進一步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國家人口計生委、公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人事部關于印發《留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教育部《關于進一步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、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《...2014-3-2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--歷史悠久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泊頭清真寺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滄州泊頭清真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清真寺始建于明永樂二年(1404年),規模宏大的禮拜大殿頂部飛檐四出,角亭對立。全寺樓臺殿閣,成垂一線,重重院落相套,橫向配以門道、石橋,具獨特的風格和建筑價值,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縣紀曉嵐文化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州滄縣是“一代文宗”紀曉嵐的故鄉。滄縣充分利用這一寶貴文史資源,挖掘開發紀曉嵐文化,建起包括文物遺存、研究學會、文化園林、經濟項目在內的紀曉嵐文化產業鏈條。目前這個縣“閱微”、“曉嵐村”、“曉嵐家酒”等文化實體單位年營業額1.2億多元,帶動印刷等配套廠家77家,提供2300多個就業崗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真北大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州清真北大寺歷史悠久,位于滄州市城區東南回民聚居的新華區興華街,在全國回族中享有盛名。這座清真寺的建造工程于明建文四年(公元1402年)正式開始,歷經18年于永樂十八年(公元1420年)大寺落成。這座由當地回族百姓齊心自力建造的清真寺,迄今已有將近600年的歷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木板大鼓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 2006年,滄縣“木板大鼓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。今年,滄縣政府又拿出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“木板大鼓”的挖掘和搶救工作,有著300年歷史的民間曲藝古書再度煥發生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縣杜林石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州滄縣杜林石橋,原名登瀛橋,是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。橋長66米,橋面寬7.8米,橋孔跨徑11.3米。橋面石欄、石柱上的浮雕畫面和姿態各異的石猴、石獅等動物,精雕細鏤,栩栩如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黃驊聚館古貢棗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前,“中國冬棗之鄉”——河北省黃驊市聚館古貢棗園的冬棗相繼成熟,吸引了諸多游客采摘。滄州黃驊冬棗是國內第一個獲得“原產地域保護”的果品,黃驊也因此成為“中國冬棗之鄉”。截至目前,黃驊冬棗基地已發展到30萬畝,并由此衍生出產值數億元的特色富民產業,今年預計全市冬棗產量將達1.5億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東光鐵佛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州東光鐵佛寺,素有“滄州獅子景州塔,東光縣的鐵菩薩”而聞名遐邇。鐵佛寺原名“普照寺”,始建于北宋開寶五年(公元973年)?,F“鐵佛寺”匾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題。鐵佛寺大雄寶殿正中的釋迦牟尼佛為鐵鑄,是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獻縣漢墓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滄州獻縣漢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獻縣自西漢建立河間國,直至南北朝時,一直是王封之地。境內號稱有大小七十二冢,現存古墓37座,多集中在河城街一帶,河城街是漢代河間王的都邑所在地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© 滄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 Copyright©2012http://www.turkeyntaturs.com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站地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河北省滄州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0317-2160297 傳真:0317-2160297 郵箱:czsgghqlhh@163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郵編:061001 滄州新星傳媒獨家提供網絡支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天日天天射天天插_欧美多人连续中出_久久亚洲精品午夜观看_黄片大全在线免费观看